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政府信息公开

  • 索引号:010183277/2024-00309
  • 发文字号:
  • 发布机构:
  • 成文日期:
  • 主题分类:
  • 性:
  • 题:关于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47号提案的答复
  • 内容概述:

关于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47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9-27 16:09   浏览次数:   【字体:

九三学社新疆区委:

《关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提案》收悉。现将研究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优化提升行政审批效能

(一)推进企业投资项目全程网办。一是全区投资项目审批监管平台已完成升级改造、实现审批项目一口受理,并与自治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互联网+监管系统等相关业务系统对接联通,实现投资项目运行一网统管二是推动全区投资项目审批监管平台与电子证照系统深度对接,实现全区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证电子化,项目单位不用跑即可完成项目备案,有效提高企业投资便利度。

(二)推进政务服务高效便捷。一是优化政务服务,推动150项高频事项跨省通办269项事项疆内通办178项事项丝路通办2023年累计办理跨省通办业务1.7万余件。打造18一件事一次办主题集成服务套餐,每个套餐平均压减办理时间8个工作日、减少申请材料5.7份、减少跑动次数2.3次。二是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减少项目前期事项办理环节,实行一家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审批事项从74项压缩至49项,并联审批率达61.4%,按期办结比率达97.9%,平均审批用时较法定办理时限压缩60%。全面实行一窗受理、联审联办、成果共享、结果互认、统一出件审批模式和审批服务进园区进企业进项目服务模式,促成一批重点产业项目陆续开工建设。三是实现个体工商户设立登记掌上办,建成智能化、一体化、协同化登记注册申报系统,实现线上线下同规则、申报材料更智能、数据共享更便捷的办理模式。2023年,全区新设立经营主体登记注册网办率达91%

二、健全营商环境法治保障

(一)推进营商环境立法进程。一是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20218月,制定出台《自治区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办法》,将行之有效可长期坚持的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政策措施和经验做法上升为立法规范,进一步提升自治区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二是结合《自治区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办法》贯彻落实情况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聚焦优化营商环境突出问题,研究起草《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并已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适时组织开展立法调研论证工作。

(二)推动监管执法严格规范。一是持续推进信用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创新包容审慎、跨部门综合监管手段,切实为优化全区营商环境提供坚强支撑。2023年,全区开展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任务2878个,抽查检查对象32768户,减少重复检查16147户次。二是出台《自治区行政执法监督条例》,健全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制度体系,推动行政机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三是印发《关于积极推行包容审慎监管的指导意见》,大力推行行政执法减免清单制度、推广综合查一次等柔性执法方式,进一步转变执法理念,提升执法温度。四是开展2023守护公平竞争专项行动,截至2023年底,共核查各类垄断线索11条,立案查办3件、结案1件,办结不正当竞争案件118件。五是开展涉企违规收费整治助企行动,检查11个地、州、市的46家涉企收费单位,现场查出涉嫌违规问题74个。截至2023年底,各涉事违规收费主体退还多收价款共计999.2万元。

(三)持续加强产权保护。一是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持续推进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统一司法标准,强化协调配合,推动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审理的某网络公司商业诋毁纠纷一案入选中国法院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二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执法。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发布《2022年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状况》及知识产权保护十大典型案例。截至2023年底,全区已建成国家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8家、专利导航服务基地4个,设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分中心14个、商标业务受理窗口12个、商标品牌指导站15个。优化办理破产工作方式。出台《加快破产案件审理工作指南》,成立破产审判专业团队或破产审判合议庭,不断提升破产审判专业化水平。2023年新收案件同比上升61%、结案数同比增加94%,审理效率进一步提高。

三、产教融合助推人才供给

(一)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一是支持企业与区属高校、支援高校开展援疆共建、产教融合、联合培养。截至目前,自治区15所普通本科高校与65所疆外高校建立对口支援关系,联合培养学生累计达1.03万人,援受双方共建科研、产教融合平台57个,联合开展科研课题累计达477项。二是持续督促高职院校落实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推动校企中高层互动交流。目前,全区职业学校共与5700余家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三是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高等学校、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对接工作的通知》,发布中小企业人才需求清单,促进产教供需双向精准对接、精准服务。四是落实《自治区产教融合试点工作方案》,加快推进24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12个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持续推进43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深入推进巴州国家级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支持昌吉州、阿克苏地区创建第二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

(二)探索建设产教融合共同体和现代产业学院。一是围绕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及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成立首批喀什经济技术开发区等7个区域产教联合体和油气生产加工等8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二是新疆大学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获批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数智油气产业学院立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认定第一批3所、第二批10所自治区级现代产业学院,集中力量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四、推动政企信息互通共享

(一)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新疆),实现政府、企业和社会之间的信用信息互通共享,并在“信用中国(新疆)”网站公示,截至目前,已归集信用信息8133万余条,公示687万余条。

(二)推进涉企信息全量归集公示。推进部门业务系统与公示系统对接,实现数据互联互通、自动传输,以公示系统的应用促进公示数据的归集。目前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归集公示涉企信息3363.5万条、行政许可信息162.2万条、行政处罚信息4.6万条。平台浏览次数达到69.6亿人次、访客次数10.4亿次、搜索企业14.9亿次,成为查询企业信用信息的公开、透明、权威性平台。

(三)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建设。一是加强公务员诚信教育。深入开展公务员诚信、守法和道德教育。推动公务员录用、调任人选社会信用记录查询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各地、各部门在评优评先中开展政务信用记录查询,累计查询4.6万人次。二是加强政府诚信履约机制建设。出台《自治区党委办公厅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的通知》(新党办发〔202327号),对规范政务信用信息归集和强化政务失信治理作出安排。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将政务诚信建设纳入考核指标,引导各地(州、市)政府部门守信践诺。三是建立健全政务信用记录。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新疆),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基础,常态化归集政府部门信用信息,完善政府部门信用档案。累计归集93条政府承诺履约践诺信息。四是推进政务失信记录公开和应用。依托信用中国(新疆)网站,依法依规公开政府部门政务失信记录,已公示312条政务失信信息,其中严重失信主体名单28条。五是健全信用权益保护机制。印发了《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提醒服务工作的通知》,引导和服务行政相对人主动纠正违法失信行为,累计完成信用修复2912条。六是畅通政务违约失信投诉渠道。在信用中国(新疆)网站建立政务违约失信投诉专栏,归集、受理涉及辖区政府部门(含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违约失信投诉。

五、营造开放包容的国际化环境

(一)进一步深化区域经贸合作。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先后出访中亚五国、欧洲国家和访问港澳地区,开创了新疆对外交流合作新局面。

(二)加快推动对外贸易发展。出台外贸稳增长优结构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完善重点外贸企业白名单制度,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全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3573.3亿元、增长45.9%,增速高于全国45.7个百分点,增速全国第二。

(三)持续加强双向投资合作。一是全面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实现非禁即入二是出台推动外资促稳提质、鼓励和支持外商设立研发中心实施方案,推动自贸试验区获批设立。三是强化跟踪服务。举办全区外资保稳促优政策专题培训,健全外资项目月报制度,落实自治区外资企业圆桌会议机制,持续加强重点外资项目联系对接,动态掌握项目进展、存在困难,并提供指导和协调服务。2023年,我区实际利用外资6.81亿美元、增长48.3%

(四)加快推进口岸开放发展。推动别迭里口岸获批开放,伊宁航空口岸对外开放通过国家验收,阿拉山口公路口岸开展公路口岸+属地直通通关模式创新,霍尔果斯口岸阶段性试行7×24小时工作制。落实口岸收费目录清单公示制度,指导降低各项口岸服务收费。

下一步,我委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加强营商环境统筹协调,会同相关责任单位,全力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落实。一是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程序,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一件事一次办”“最多跑一次”“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加快政务服务迭代升级,打造高效利企便民的政务环境,优化再造业务办理流程,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二是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积极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建立轻微违法行为容错机制,制定公布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最大限度为企业创造有温度的执法环境。推行全周期、全链条企业合规建设法治服务,探索开展企业事前法治体检、事中行政执法合规指导,依法维护经营主体合法权益。推动建立府院联动工作机制,有效衔接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依法保障经营主体合法权益。三是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持续鼓励引导支持高校设置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本科专业,力争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专业布点,工科专业占比达到36%以上。遴选建设自治区级现代产业学院,实施自治区产学协同育人项目,全面提升高等教育产教融合水平。四是进一步加快社会信用环境建设。加大信用信息归集力度,加强与相关厅局、单位数据对接力度,破除信息壁垒。积极推动全区信息化建设,提高信用信息归集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加大《自治区社会信用条例》宣传力度,加强政务诚信建设,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五是进一步扩大向西开放广度和深度。加大新疆口岸基础建设投入力度,完善口岸通关协调机制和硬件条件,全面推进通关电子化,提高通关效率。全面落实《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加强道路运输国际合作,简化通关手续,优化通关流程。加大沟通协调和对外援助力度,推动周边国家改善口岸基础设施和通关条件,大幅消除贸易壁垒,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

感谢贵委对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并希望今后继续关注和支持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的工作。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

                               2024523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Baidu
map